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天氣及地理

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它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面積699.4平方公里,其中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    新加坡風光綺麗,終年常綠,島上花園遍佈,綠樹成蔭,素以整潔和美麗著稱。全國耕地無幾,人口多居住在城市,因此被稱為“城市國家”。


人口

約460萬人 ,其中多數為華人。華人占76.7%;馬來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種族1.5%。馬來語為新加坡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主要宗教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調查顯示新加坡最受亞洲移民青睞.


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體制有利於每個學生循序漸進地發展自己獨特的天賦和興趣。新加坡的教育同時吸收了東西方文化的精華,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培養和發展。因此它的教育非常成功,自成一體。


小學教育

小學頭四年一律課程統一,四年後實行分流,分流是以學生的語文能力而分為三種不同課程。分流為的是讓學生能以自己的進度學習,使其潛質獲得充份發揮。小一到小四是奠基階段,宗旨是給學童在英文,母語和數學三方面打好穩固的基礎。主要修讀科目有英文,母語和數學。平均來說,在四年裡有33%的時間用於英文的學習、27%用於學習母語、另20%用來學習數學,其餘是美術、手工、音樂和體育等科目。小五和小六是定向階段,學童將被分配入三種主要語文源流中的一種。每一種源流的課程將使學童能配合中學教育的課程,學童在修完小六後參加小六離校考試。


中學教育

學生通過小學離校會考者可以升上中一,中學又分特別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種課程。前兩種課程學生可在中學第四年參加普通教育文憑“普通”水準會考。普通班學生成績好的可在中學第五年參加這項考試。特別班以第一語文水準教授英文和母語,只收小學離校會考成績優異者,每年約有百分之五的小學畢業生選讀特別班。小學畢業生有一半以上(占百分之五十六)升入快捷班,百分之三十八升上入普通班。兩班學生讀的母語只是第二語文水準而已,約有百分之七十五普通班的學生參加普通教育文憑“N”水準會考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升上中五。

中學課程分為四種:

特別課程- 4年制課程,學生可以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一可以為第一語文。

快捷課程- 4年制課程,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別課程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

普通學術課程- 5年制課程,學生在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通過後可以修讀第五年的課程,然後與特殊/快捷課程學生一起參加劍橋普通文憑考試。

普通技術課程- 4/5年制課程,學生有2門主課,英語和數學,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後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新加坡中小學一般採用半天制,和中國教育制度相比,課堂課沒有那麼繁忙。初級學院、大專和理工學院則沿用開放全日製。新加坡教育制度以嚴格著稱。新加坡的中小學至今允許校長或訓導主任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使用鞭刑處罰學生,有些時候鞭刑是公開實施的,雖然很少施行,但仍對其他學生起到威懾作用。


大學教育

合格中學畢業生憑成績及興趣選擇初級學院、高級中學及理工學院(大專學府)繼續升學,或進入社會工作。初級學院的大學先修課程為兩年制,高級中學則為期三年制。新加坡有四所大學及五所理工學院。新加坡也有許多私立學校,這些學校或學院也設有一些很受歡迎的課程,如語言、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公共關係、酒店旅遊業、美容及電腦等。這些課程很多與英美等國家的著名學府聯辦,當你完成了該校在新加坡的課程和通過了這些國家對其專業的考試可獲得文憑。之後,可以到英美等國的母校繼續深造。

新加坡政府對私立學校的收費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因此各個學校的收費不完全一樣。語言學校的收費通常在每月300到800新元,而工商管理類則收費稍微高一點。通常一年左右即可拿到英制國家都承認的大專文憑

四所大學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管理大學

– 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

五所理工學院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

– 新加坡理工學院

– 淡瑪錫理工學院

– 義安理工學院

– 共和理工學院